欢迎您来到乳业时报报业有限公司官方网站!
登录乳业时报×
用户名: *
密    码: *
登录
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产业纵横 > 产业视点

《3岁以下婴幼儿健康养育照护指南(试行)》发布 重视婴幼儿早期全面发展

来源:中国食品报记者 韩松妍 浏览次数:5058次 字号【 【关闭】
分享到:

科学养育照护

  婴幼儿时期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,这一时期大脑和身体快速发育。为婴幼儿提供良好的养育照护和健康管理,有助于儿童在生理、心理和社会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,为儿童未来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,并有助于预防成年期心脑血管病、糖尿病、抑郁症等多种疾病的发生。

  国家卫健委妇幼健康司有关负责人介绍,《指南》聚焦0—3岁这一关键阶段,强化医疗机构通过养育风险筛查与咨询指导、父母课堂、亲子活动、随访等形式,指导养育人掌握科学育儿理念和知识,为婴幼儿提供良好的养育照护和健康管理,为儿童未来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。

  父母是婴幼儿养育照护和健康管理的第一责任人。《指南》明确要求养育人应定期带婴幼儿接受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0—6岁儿童健康检查,及早发现消瘦、超重、肥胖、发育迟缓、贫血、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、眼病、听力障碍及龋病等健康问题,查找病因,及时干预。接受医疗机构儿童保健人员的指导,学习掌握儿童生长发育知识和技能,不断提高科学育儿能力。同时,要主动关注自身健康,定期体检,及时发现和缓解养育焦虑,保持身心健康。

  科学的养育照护和健康管理是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。《指南》强调,养育人要学习并掌握养育照护和健康管理的各种技能和方法,在养育实践中与儿童同步成长;通过指导,使养育人了解、辨识婴幼儿常见健康问题,掌握相应的家庭护理技能;遵循婴幼儿生长发育规律和特点,尊重个体特点和差异,为婴幼儿提供科学的养育照护,促进儿童早期发展。如婴幼儿萌出第一颗乳牙时就应开始清洁牙齿。养育人可根据月龄选用纱布、指套牙刷、儿童常规牙刷早晚为婴幼儿清洁牙齿。建议使用儿童含氟牙膏,牙膏使用量为米粒大小。每次进食后喂白开水或清洁口腔。尽量避免餐间摄入含糖饮食,饮水以白水为主。养育人不应将食物嚼碎后再喂给婴幼儿、不应与婴幼儿共用餐具,婴幼儿喂养器具应经常清洗消毒。

  依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、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发布的《养育照护框架—促进儿童早期发展》,养育照护包括良好的健康、充足的营养、回应性照护、早期学习机会、安全保障等5要素。《指南》依据《养育照护框架—促进儿童早期发展》提出的养育照护5要素,结合我国实际,从生长发育监测、营养与喂养、交流与玩耍、生活照护、伤害预防、常见健康问题的防控及照护等6个方面,明确了咨询要点,要求儿童保健人员为婴幼儿养育人提供咨询指导,提高养育人养育照护技能,促进儿童早期在生理、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得到全面发展。

重视营养喂养

  充足的营养和良好的喂养是促进婴幼儿体格生长、机体功能成熟及大脑发育的保障。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,是培养婴幼儿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,可为成年期健康生活方式奠定基础。针对婴幼儿营养与喂养,《指南》总结了母乳喂养、辅食添加、合理膳食、饮食行为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,指导养育人为婴幼儿提供科学的营养喂养照护,预防儿童营养性疾病的发生,促进儿童健康成长。

  《指南》明确,母乳含有丰富的营养素、免疫活性物质和水分,能够满足0—6个月婴儿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营养,有助于婴幼儿大脑发育,降低婴儿患感冒、肺炎、腹泻等疾病的风险,减少成年后肥胖、糖尿病、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发生,增进亲子关系,还可以减少母亲产后出血、乳腺癌、卵巢癌的发病风险。出生后应尽早进行皮肤接触、早吸吮、早开奶。6个月内的婴儿提倡纯母乳喂养,不需要添加水和其他食物。做到母婴同室、按需哺乳,每日8—10次以上,使婴儿摄入足量乳汁。婴儿充分地吸吮是促进乳汁分泌的最有效方法。母亲心情愉悦、睡眠充足、营养均衡也是促进泌乳的重要因素。若持续母乳不足,应在医生评估指导下处理。针对早产儿哺乳,《指南》也提出,母乳喂养是早产儿首选的喂养方式,提倡母亲亲自喂养和袋鼠式护理。对胎龄<34周、出生体重<2000克的早产儿或体重增长缓慢者,应根据医生指导,在母乳中添加母乳强化剂。

  针对婴幼儿微量营养素的补充,《指南》要求,足月儿出生后数日内开始,在医生指导下每天补充4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,促进生长发育。纯母乳喂养的足月儿或以母乳喂养为主的足月儿4—6月龄时可根据需要适当补铁,以预防缺铁性贫血的发生。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儿一般生后数日内开始,在医生指导下,每天补充800—10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,3个月后改为每天400国际单位;出生后2—4周开始,按2毫克/(千克·天)补充铁元素,上述补充量包括配方奶及母乳强化剂中的含量。酌情补充钙、维生素A等营养素。

  婴儿6个月起应添加辅食,在合理添加辅食基础上,可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及以上。早产儿在校正胎龄4—6月时应添加辅食。《指南》明确,婴幼儿辅食添加的原则为:每次只添加一种新的食物,由少量到多量、由一种到多种,引导婴儿逐步适应;从一种富含铁的泥糊状食物开始,逐渐增加食物种类,逐渐过渡到半固体或固体食物;每引入一种新的食物,适应2—3天后再添加新的食物。

  制作辅食的食物包括谷薯类、豆类及坚果类、动物性食物(鱼、禽、肉及内脏)、蛋、含维生素A丰富的蔬果、其他蔬果、奶类及奶制品等7类。添加辅食种类每日不少于4种,并且至少应包括一种动物性食物、一种蔬菜和一种谷薯类食物。6—12月龄阶段的辅食添加对婴儿生长发育尤为重要,要特别注意添加的频次和种类。婴幼儿辅食添加频次、种类不足,将明显影响生长发育,导致贫血、低体重、生长迟缓、智力发育落后等健康问题。6—9月龄婴儿,每天需要添加辅食1—2次。9—12月龄婴儿,每天添加辅食增为2—3次。12—24月龄婴儿,每天在继续母乳喂养的同时,添加3次家庭食物进餐、2次加餐,母乳之外食物每餐平均进食量为3/4碗到1整碗(250毫升的碗)。

  《指南》要求,婴幼儿辅食应单独制作,选用新鲜、优质、无污染的食材和清洁的水制作。烹调宜用蒸、煮、炖、煨等方式,食材要完全去除硬皮、骨、刺、核等,豆类或坚果要充分磨碎。1岁以内婴儿辅食应保持原味,不加盐、糖和调味品,1岁以后辅食要少盐、少糖。鼓励幼儿尝试多样化食物,避免食用经过腌制、卤制、烧烤的食物,以及重油、甜腻、辛辣刺激的重口味食物。

  《指南》强调,婴幼儿需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。1岁以后幼儿逐步过渡到独立进食,养育人要为幼儿营造轻松愉快的进食环境,引导而不强迫幼儿进食。安排幼儿与家人一起就餐,并鼓励自主进食。关注幼儿发出的饥饿和饱足信号,及时做出回应。不以食物作为奖励和惩罚手段。幼儿进餐时不观看电视、手机等电子产品,每次进餐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,最长不宜超过30分钟,并逐渐养成定时进餐和良好的饮食习惯。

  此外,《指南》还要求养育人重视营养性疾病的防控,包括缺铁性贫血、营养不良、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等。如婴儿6月龄起,要及时添加富含铁的食物,以预防缺铁性贫血。发生缺铁性贫血应按医嘱及时补充铁剂。要合理添加辅食,保障婴幼儿生长所需能量、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素。连续2次体重增长不良或营养改善3—6个月后身长仍增长不良者,需到专科门诊进行会诊治疗。强化儿童营养与喂养指导,提倡吃动并重,预防和减少儿童超重和肥胖。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发病高峰在3—18月龄,婴幼儿出生数日后即可开始补充维生素D,尽早进行户外活动,充分暴露身体部位,可预防佝偻病发生,发生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应按医嘱治疗。

 

《中国食品报》(2022年12月07日03版)

首页 |  新闻资讯 |  奶源建设 |  产业纵横 |  营销视点 |  特色奶业 |  学术交流 |  联系我们 百度统计
©copyright 内蒙古乳业时报报业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蒙ICP备18003086号-1 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229号 网站建设大旗网络
商务合作:0471-6564013 网址:www.dairych.com 地址: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金桥开发区世纪7路传媒大厦10楼 营业执照
未经授权禁止转载、摘编、复制及建立镜像,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