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经常会听到奶牛的瘤胃酸中毒病,并且一般都会认为是成母牛的瘤胃酸中毒,而对于犊牛是否存在瘤胃酸中毒却很少讨论。相信如果在瘤胃发育及功能健全的情况下,过多的采食精饲料,犊牛也会出现瘤胃过酸的情况。
奶牛瘤胃酸中毒的主要是指奶牛在大量采食碳水化合物后,导致瘤胃pH下降引起的一系列代谢紊乱的疾病,其重要指标就是瘤胃液的pH低于或等于5.5(肖丁汉,奶牛疾病,2012年),那么犊牛阶段以自由采食精饲料为主的饲养模式方案,是否会存在犊牛过食精饲料,而造成瘤胃的pH低于5.5呢?
首先,我们了解一下犊牛阶段瘤胃的pH的情况,以下为相关文献报道的犊牛各阶段的瘤胃pH,如表1。文献内选取实验过程中对照组数据(未做其他处理),一般饲喂模式为传统的牛奶+开食料(或+干草)。
从部分文献中可以看出,犊牛阶段瘤胃pH较成母牛稍微偏低,虽然各文献报道pH并不相同,但犊牛瘤胃pH会在不同时期有着相同趋势的变化。在犊牛断奶后,文献中都报道了犊牛瘤胃pH会有所下降,部分个体部分时间也出现了低于5.5的情况,推测部分个体犊牛已经处于临床或者亚临床的酸中毒的情况之下了。同时相关文献中也报道了瘤胃pH较低的持续时间,如图1,图2,图3,图4。
从以上如图中可以看出犊牛在断奶后,瘤胃的低pH持续时间增加了,持续时间从3.5-14.5小时/天不等,所以推测犊牛在断奶后存在着瘤胃酸中毒的风险较高。
值得注意的是图3,在添加了丁酸盐类产品的犊牛组瘤胃pH减低了(相对于未添加组),同时pH<5.8的时间也增加了(尤其在断奶后,未添加组:209±201min/d VS 添加组:730±188min/d),但在统计上差异不显著,因此丁酸盐产品是否会增加犊牛瘤胃酸中毒的风险还有待验证。
综上,奶牛在犊牛饲养阶段也存在瘤胃酸中毒的风险,尤其是在断奶后的阶段,相信这与断奶后,开食料采食量增加有关,可能存在着过度采食精饲料的情况而造成瘤胃环境的过酸。因此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进行改良
01
犊牛断奶前后需要一定量优质干草的采食,来进行平衡瘤胃pH
02
提高断奶开食料中优质NDF的含量,适当降低淀粉含量,或者优化淀粉饲料来源
03
在犊牛断奶过渡阶段考虑添加具有瘤胃缓冲功能的饲料添加剂
04
延长犊牛断奶过渡时间
参考文献
本文由嘉吉动物营养
反刍区域技术应用经理
章玉涛 整理
往期精彩回顾
嘉吉反刍空中课堂
扫码了解更多信息